1)第196章 行刑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6章行刑

  李遵愣愣的看着杨舒。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

  只是在李承志的帐前叫嚷了几句,赵深……就要被斩了?

  杨舒这分明是在公报私仇……关中就这么大,李遵自然知道弘农杨氏和赵平赵氏的那些恩怨。

  杨舒冷声一笑:“怎的,老夫斩不得?”

  李遵低下了头,其意不言而喻。

  杨舒是陇东郡丞,赵深是镇北将军府录事参军,两者一无统属,二不辖制,你以何名义斩杀赵深?

  杨舒也不说话,只是冷冷一笑,斜眼看了看张敬之。

  张敬之表情虽淡,语气却掷地有声:“赵深包藏祸心,图谋不轨,当斩!”

  李承志猛的一愣。

  这两个莫非是商量好的,怎么一个个的全跑来抢自己的台词。

  稍倾,李承志心念一动,心中生出一丝暖流。

  名号叫的再响,手下的兵再多,他李承志总归只是一介白身。

  杀了奚康生的人,多少还是有些关碍的。

  杨舒与张敬之此举,不但是在给他出头,还在替他揽责……

  李遵浑身一震。

  杨舒斩不得,可换成张敬之呢?

  张敬之是镇北将军府司马,执行军法本就是其职责之一,连他都要说斩,赵深哪还能留下命来?

  而且,张敬之还是李遵的上官,他敢争辩,说不得张敬之就会将他也治一个罔顾军法,目无上官的大罪……

  不要觉得有爵位,官就一定会高,那只是象征性的荣誉称号,至多只代表着食邑封户。

  整个大魏朝,贵为公候,但毛权利没有的勋贵一抓一大把。

  也不要认为只要是门阀出身,底气就一定会足。别说世家子,连皇子、宗室都不敢说这样的话。

  更何况还是南北朝?

  见了权臣绕着走、甚至冷汗直冒的皇帝,照样一大堆。

  “陛下因何造反”的典故,还真不是杜撰出来的……

  而且李遵还是张敬之的直属下属,包括赵深也是。

  别说才是一个从六品的法曹参军,和一个八品的参军录事,便是镇府内的领兵大将,奚康生麾下官至五品乃至从四品的前、左、右、后等将军,他张敬之又不是没斩过?

  千万别觉得张敬之只是个从六品的司马,先看看开府将军司马的职责:

  《左传》曰:为司马,知尼赋,数甲兵,书土田,度山林……量入修赋,赋车籍马,赋甲兵、徒兵、甲楯之数……

  意思就是,不论是活着的还是不会喘气的,只要属于将军府,就没有司马不能管的东西。

  而其中,又以管理军赋、整训兵卒、执行军法的权重最大。

  说直白点,奚康生只负责抓大方向,而具体的事务,全都是张敬之这个司马干的。

  即便加上两个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的副镇将,还有行台(监军)等,在将军府中,张敬之的权重至少在前五。

  要不是正逢朝那有变,张敬之脱不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