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5章 和李松林能怎么比?(求订阅)_开局绑定:高品质男神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和李松林能怎么比?(求订阅)

  如果第一天只是一个过渡期,那么从今天开始则是另外的一种教学体验,也真切的感受到了更密集的一个授课节奏。

  大家在讲师的教学中,只得硬着头皮挺过去,半点不敢跑神;

  这个时候不难发现在其中游刃有余的李松林同学,他几乎如同海绵一般疯狂的吸收着知识,且表现得异常扎眼,

  如果说,三节大课谁的收获更大,一班剩下的25位同学里绝对是他。

  为什么大家会如此认为呢?

  实在是他一整个活跃度过于惹眼,老师问出的问题他也都能够很快的给出正确答案。

  大家还在为了老师的难题冥思苦想的时候,他早已经胸有成竹,但凡提问到他也就意味着这一部分会很快的过掉。

  如此一来,可不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哪里还会有人和他去比,以他为参照?

  这样的一个现象难道没有老师发现,不,是有的。

  但又会有谁真的在意,老实说能让他们押宝的每个班有那么几个人就了不得了!

  尤其是负责一班的讲师们,身为机构中当之无愧的三大巨头,他们所教授的班级本身流动性就不是一般的大;

  一班主要瞄准的就是复旦的那12个文科专业名额,又哪里会顾及那些赶不上自己上课节奏的学苗呢?

  这样肉眼可见的压力下,大家的表情也就变得越发的难看了起来,也确实有些认清了自己的极限在哪了!

  当然,这些本就经历过筛选的苗子机构并没有放弃的打算,而是会有机构分析方面的老师和他们对接沟通的。

  继续瞄准复旦文科专业的人到最后以肉眼可见的少了起来,一班的同学更是如此,好些已经下定决心转换自己的赛道了;

  他们并不差而是确实在后期跟不上冲击复旦的节奏,换赛道自然是为给自己上一层保险,适当的变更目标大有可为。

  在如此学习节奏下,李松林的整体难题体系也愈发的完善了,在三位老师的引导下他正朝着一个更完备的水平去进发。

  越是到后面,关于这些苗子的分析也就越发的详尽,他们到底有没有冲刺复旦12个文科指标的可能也有了一个大致的结论。

  不过学员不想要变换自己的志愿,机构这边也并不会强求,只是在资源的倾斜上会默契的收回一部分罢了!

  但该有的教学指导机构并不会懈怠,毕竟考试这件事不到最后一刻,又怎么可以肯定对方就一定不行呢?

  往年的时候就有出现过意料之外的惊喜,学员在不被机构看好的情况下超常发挥愣是硬生生的撕下了一个名额。

  这件事也提醒了机构,别把宝全部押在手里,可能不重视的那一批人里就藏着他们所不知道的黑马。

  ……

  李松林在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中只感觉到了说不出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