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替人出头_返老还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是范嘉佳在问。

  看来这个语文科代表被人超过,脸上有些挂不住。

  万仞山这才知道自己似乎对这次考试的认识不对,大吃了一惊:难道不应该表现太多?但转念一想,潘老师在现在场景下似乎有些下不来台,如果自己没有什么镇得住这些学生的话语,这些同学们就有可能当场起哄,年轻的潘老师会不会哭鼻子呢?

  想到这里,万仞山决定冒一次险。他的一生中冒险不止一次,有过成功,可失败也不少,但为了潘老师,他觉得怎样的冒险都是值得的。

  自己来到这个学校,不就是为了她么?为了潘老师,还有什么事不值得去冒险呢?

  “‘映雪’这两个字,让我想起一句话。”万仞山故意停顿了一下,道:“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章程插口道:“你在瞎编什么啊?”

  潘老师没有斥责他,而是用询问的目光看着范嘉佳。

  语文科代表有些迟疑:“《三字经》?《弟子规》?”

  万仞山故意不解释,继续背下去:“如负薪,如挂角……”一直到这一节的最后一句“尔小生,宜早思”。最后特意看了潘老师一眼。

  潘老师的脸似乎红了一下,当然没有、也不可能想到这个学生在暗示自己返老还童的身份,是在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应该趁早想一想”。

  潘老师道:“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二十岁以下地人能够说出我名字地来历。”这句话显然是肯定了万仞山地猜测。但万仞山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不是为自己太明显地汉语功底。而是自叹惭愧:二十岁生日。自己几年前就已经过了呀。

  看着一些同学吃惊而另一些同学不服气地表情。潘老师决定赌一赌:“虞千里。你说说看。这段话说地是什么意思?”

  万仞山道:“《三字经》地这段话。说地是用功读书、趁年轻读书。”他还说了这段话中提到地苏洵地故事。

  潘老师走过万仞山身边时。有意无意地看了他一眼。

  这一眼让万仞山浮想联翩:是感激自己给她解了围么?

  万仞山没有再想下去。因为这堂课很快就结束了。到了放学地时间。

  上午放学到下午上课,中间有超过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虽然时间不短,但万仞山并没有多做逗留,在许许多多的同学中穿来穿去,他很快出了学校,在路上快步地走着,回到了自己独租的房间。

  每天他都特别小心,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住处。

  虽然没有什么人会对一个不起眼的同学的住处感兴趣,但小心些总没有坏处。更何况,在现代社会里,从福利院出来,独自一个人在中学里求学,以“虞千里”这样的身份进行学习、生活,在国内的大环境里并不多见。而一个与常人不同的人,总是比较容易受到大家的关注。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