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虽万千人吾往矣_重生之衙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央的政策,也确实勉为其难。

  “我看,稍稍应付一下也行……老师你说呢?”

  周先生想了想,也点点头。

  这下子柳俊可着急上火了。因为他知道,一年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这个理论方针会被正式否定。面临这种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不能做墙头草。尤其在已然得罪崔秀禾的情况下,做墙头草更加不划算。自然,假如一开始就紧跟县里的步骤,大力宣传这个方针,就算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也没啥。反正下级服从上级,天塌下来有个高的人顶着。到时候改弦易辙,跟着新的政策方针摇旗呐喊就是。只要不太出格,想来不至有甚大祸事。这也是目前全县大多数公社采取的策略。多年以来,严格的组织纪律约束了这些人的思维和行事方式。似严玉成这般,有自己主见的基层干部绝对属于另类。

  如今已经得罪崔秀禾,并且由自己喊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严玉成又当着崔秀禾的面点头认可,就等于摆明了自家对于这个方针的态度。这个时候去“稍微应付一下”,改弦易辙跟着县里的文件亦步亦趋,人家可未必见得买账。待到这个理论方针被否定,只会落下笑柄,两边不讨好。眼见一个绝大机会就这么白白糟蹋了。

  无论如何,要说服他们。但是如何说服,却是个问题。

  柳俊颇有急智,上辈子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当面撒谎不脸红。不过却从未碰到过如今这种局面。

  “自反而缩,虽万千人吾往矣……周伯伯,《孟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说完柳俊就后悔,这回表现太出位了,周先生可没教过自己《孟子》。他对孟亚圣的兴趣,不如对孔圣人的兴趣那么浓厚。比较起来,孟夫子确实有些不大讲道理,孔夫子就有趣得多了。

  周先生把这个当作弟子的例行请教,随口解释道:“反躬自问,只要是真理所在的地方,纵有千军万马,我也会勇往直前……小俊,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柳俊原本打算重施故伎,给几位大知识分子提个醒,然后装傻。却只见周先生三人都目光烁烁盯了过来,直盯得头皮一阵阵发麻,心中暗叫“不妙”,知道这回怕是躲不过去了。

  “小俊……我好像,没教过你《孟子》吧?晋才,你教过吗?”

  柳晋才连连摇头苦笑:“你都没教过,我哪里会教他这个?《孟子》连我自己都不大懂呢……”

  “周伯伯,严伯伯,爸爸,你们不要刨根究底了,我自己看到的。周伯伯这里那么多书,我随便翻到的……我就觉得,上回那个什么崔部长,不会善罢干休……就好象我们小孩子打架,吃了亏,心里总是不服,想要打赢回来……”

  柳俊边说边观察他们的脸色。震惊诧异那是免不了的,听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