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风暴来临_重生之衙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基脚要再深入十米以上,才足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有鉴于此,四栋危楼没有修复的价值,专家给出的建议是拉倒重建。

  方案报到市政府,李焘批示同意重建。但到了柳俊哪里,却是一口否决。柳俊认为,在原址JL重建居民楼,会令得重新搬迁进去的市民们心里有阴影,住不踏实,时时刻刻处在担心和焦虑之中,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是一个很大的影响。故此柳俊批示,这几栋居民楼的原址,改建成小区的花园,另在附近选择合适的地皮,新建这四栋居民楼。

  见了这个批示,李焘无话可说,不免在心里暗暗责怪了自己一番。怎么这么浅显的道理,自己却不曾想到呢?难道是因为自己以前长时间在国家部委工作,头脑已经僵化了,脑海里只有机械的数据,却少了一份人情世故?

  柳俊的出发点,很明显是把自喜放在普通市民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的嘛。所谓重视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在这些点滴的方面体现出来。

  看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真是不少。不知不觉间,李焘的很多思路均受了柳俊的影响“执政为民”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他的心中。

  这四栋危楼,一度是中央巡视组关注的重点,也是巡视组在玉兰市调查了解到的最有利的“武器”事实俱在,不容抵赖。

  对于高层的博弈,李焘所知不多。他虽是高系比较看重的战将,毕竟根基尚浅,也不走出身于政治世家,在高层没有什么得力的朋友随时给他提供一些有用的消息。多数时候,也和普通干部一样,是道听途说。当然,偶尔还是能从如今依旧在国家部委上班的昔日朋友处听到一些略略接近事实真相的传言”0

  据李焘的朋友告诉他,这个事情,是中央巡视组反映情况中的重点,蒋老以此为依据,批评玉兰市的主要领导,不关心民生,高高在上做老爷。居民们住在危楼里,市委领导漠不关心,直到中央巡视组的同志先发现了问题,才急匆匆的予以处理。

  应该说危房这种情况,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存在,也不仅仅是玉兰市一家独有。较玉兰市的情况严重得多的城市,不知凡几。但这个话「是不能拿到台面上去说的。总不能因为其他城市存在危楼,玉兰市就一定要有危楼吧?变成鲁迅笔下的啊Q先生了:和冉摸得,我摸不得?

  中央巡视组提出的侧重点在于,这个危楼不是旧房子,是建好才一两个月的新房子,由此可见玉兰市在工程监理方面,做得很不够「对市民的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然,这种级数的“麻烦”对柳俊不会造成什么大影响的。柳俊不是李焘,在高层没有多大的背景。人家后头,矗立着一个何等庞大的政治集团?区区四栋危楼,就能将柳俊打倒,简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