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全县农业工作会议_重生之衙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最大的企业,柳晋才如此关心酒厂的经营情况也在情理之中。

  虽说农业局搞的那份蜜蜂养殖的报告很好,估计实施起来效果也会很不错,然而就发展的后劲以及对县财政的贡献来看,无论如何都不能跟酒厂相提并论。

  酒厂经营得好了,可是真正的利税大户,稍微夸张一点说,能顶县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后世许多酒厂,创造的财富差不多是个天文数字。穷家不好当,县财政始终紧巴巴的,偏又到处都伸手来要钱,难怪柳晋才整曰眉头紧蹙,难得有舒展的时候。看来做个有良心的好官不容易,在一个穷得叮当乱响的内陆农业县做个有作为的好官更不容易。

  酒厂改革的方案,在周先生的饯行宴上柳俊就基本都阐述清楚了,不必赘述。现今的关键是找一个能执行那个方案的人。

  柳俊在脑袋里翻江倒海地搜索起来。对于向阳县现有体制内的干部,柳俊自然是不熟悉的。毕竟不像柳晋才一般天天和这些干部打交道。柳俊找的是上辈子记忆中的经营好手,看能不能找出一个合适的人来应急。

  见这爷俩都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阮碧秀越发不高兴了。几次想要开口说话,又怕打乱他们的思绪,只得忍了又忍,憋得着实辛苦。

  上辈子的时候,向阳县倒确实出过几个厉害的民营企业家,其中还有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和n省政协常委的风云人物。这些人里面,随便揪一个出来,拾掇个县酒厂均不在话下。不过头痛的是,全是民间人士,没有官方身份。这当儿,估计都还在家里种地。

  在一九七九年的体制下,干部身份依然是很重要的。如果让一个摸锄头的农民来管一百多人的国营工厂,估计告状信能飞到中央去。

  嗯,有一个人,或许合适。

  这个人,却是柳晋才的朋友,名叫胡家辉,前世的记忆中,经常到自己家来做客的,眼下是县文化局的干部。上辈子八十年代末期的时候,辞职下海做生意,几经扑腾,很快就抖起来了。其成就尽管远不能同柳俊前头想到的那几位风云人物相比,在普通百姓之中,也算鹤立鸡群的佼佼者了。

  以胡家辉的才能,经营好县酒厂应该问题不大。问题是怎么向柳晋才推荐他。

  明明知道某人曰后能成为一个狠角色,偏偏就不能说出来,每次都要为了推荐大伤脑筋,实在是讨厌得紧!

  这个时候,江友信从柳华的房间里出来,去上卫生间。看着他瘦高的背影,柳俊豁然开朗,笑道:“爸,公开选拔吧。”

  “公开选拔?”

  这对柳晋才,又是个新名词。干部的使用,历来是组织掌控的。组织上让你干啥就干啥,说你行就行,却是从未听过公开选拔的说法。

  “对,在全县范围内选拔酒厂厂长,当然,前提是入选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