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飞往英国_影帝的诞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国媒体对威廉的不友好,从他踏上伦敦土地的第一天就显露无疑。

  身为演员,对娱乐圈各种新闻保持随时关注是一种必要,威廉有看报纸的习惯,从帝国纽约客电影艺术这种高端影评杂志,到国家询问者报纽约太阳报等八卦小报无一不买,航班抵达伦敦后,他也入乡随俗的在希斯罗机场买了几份报纸准备回酒店看,只不过这一看,却让他乐的快将肚子笑抽了――当然,其他同样买了报纸看到内容的人则是怀疑威廉这是难过的癫狂了。

  从每日邮报卫报,到太阳报世界新闻报,每一份有提到理智与情感电影信息的报纸,无一不在捧高剧组其他演员的同时贬低一下威廉这个首次出演电影男主角的美国演员。

  为什么

  因为爱德华费拉斯这个角色原本属于“英伦大众情人”休格兰特,编剧兼女主演艾玛汤普森在撰写剧本的时候就曾私下里向好友们透露过,她在描写爱德华的时候正是休格兰特为原型的。

  但是就在电影快要开拍前,美国演员威廉布兰德利突然横空出世,从休格兰特手里抢走了这个角色。

  对比对比两人的名气、年纪、地位、国籍,英国媒体要会对威廉满意那才叫见鬼了。

  太阳报:“理智与情感的投资方疯了,他们启用了一个从未有过大荧幕拍摄经验、根本镇不住场子的新人来和奥斯卡影后艾玛汤普森,艾伦里克曼合作,可以想象当所有演员在一起对戏的时候,威廉布兰德利稚嫩的演技与美国式的口音注定要和其它演员格格不入。”

  卫报稍微含蓄点,但也表示:“一部由中国人执导,美国人主演的英国古典名著,理智与情感的成绩和票房令人担忧。”

  星期日快报直指重点:“名著翻拍应该严谨而讲究,威廉布兰德利的演技先不谈,他一个美国人,真的能流利的讲好一口伦敦腔而不令人发笑如果爱德华费拉斯,这名简奥斯汀笔下最令人喜爱的男主角之一在大荧幕上一出场,就带着浓厚的美国口音,可就太滑稽了。”

  口音的确是个问题,但对威廉来说,却不是大问题。

  美国人普遍向往英伦口音,上流社会更是以孩子从小接受传统寄宿教育,能说一口地道的伦敦腔为荣,威廉在成长期的时候接受过专业的口音训练,在洛杉矶生活的时候他不会特意显摆自己的多种口音,但到了英国再刻苦强化一番,虽然讲话不能像土生土长的伦敦人那样地道,但威廉却也可以做到口音标准,让人挑不出错来。

  ――如果不是口音过关,试镜的时候艾玛汤普森也不会那么容易就对艾米帕斯卡尔妥协。

  认真观察了一下威廉的表情,确定他没有说假话,是真的不将报纸上的批评放在心上后,兰斯才放下心来,耸耸肩说:“反正他们还没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