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页_音乐家们的手指/陆首席的手指+番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不平,而在这篇文下笔前,我就告诉自己:克制,别去灌输什么东西,别去说服别人,别去雕琢文字,就平平淡淡地去写一些人,一些事——有些东西,如果心里有,那么即使不写,它也会流淌出来,我相信这一点。

  这篇文前九万字的艰难,其实是一种幸福的转变。以前我是不允许自己这样做事的,用《狗生》里的话说,我是一个工科生,做事是要讲投入产出比的,现在已经写完的九万字,远比上两篇文写九万字花的时间久,我不是指时间跨度(然而有人竟说我这文写了两年,可恶),而是平均到每个字的时间。我常常坐在电脑前一整天,十几个小时才能写两三千字,同时与腰伤和自我怀疑作斗争。就像我在这篇文里说的那样,改变会带来阵痛,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改变。

  再回头看,确实是一种幸福。能够尝试一些不同与改变,总是幸福的,不管它在其他意义上是不是成功,在我这里,算是吧。

  除了《MichaelMeetsMozart》,这篇文也是伴着许多歌曲写下来的,尤其是钢琴曲与弦乐曲,在每一章的标题后我都附了一首歌或曲,绝大多数是曲。这首附的歌或曲,基本就是我写该章节的背景音乐,文中的一些灵感也来自于这些音乐的旋律中。

  这些音乐非常美,打个比方的话,就像数学那样美。

  尽管硬生生地这样直接讲十分矫情,但是音乐与数学,二者确实同样震彻心灵。

  音乐终究是不可以被文字替代的,文中的所有描写都不如音乐本身那样美。虽然我的水平低下要对此负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据我看到的一些古典乐评论家写的文章而言:听,仍然是最重要的。

  如果有人因为这篇文去听了一些美好的音乐,我会觉得十分荣幸。

  还有,关于古典乐的背景,人物的职业特点,也充满了作者主观的想象与偏爱,有些地方并不符合古典乐背景的现实。同时,关于古典乐知识,作者水平也非常低下,如有错误,还望不吝指出。

  这篇文主要不是讲狭义的爱情的。

  它确实建立在几段感情上,但并不都是爱情。

  我对精神的成长、对热忱、对自我、对与他人的不同、对人与人间的关系、对了解一些未知,对太多东西的兴趣都远超过狭义的爱情。我更愿意说:这篇文在讲“热望”。

  热望,这个词多么好啊,像是从心里涌出来的,还带着胸腔的温度。

  热烈地渴望着什么,去追寻什么,有时候走了弯路,有时候搞错了,弄丢了,最后再去找回来——找的时候肯定是狼狈的,没有内心与外表双双优雅万分、不紧不慢的热烈——有时候能找回来,有时候找不回来。

  我非常喜欢这个过程。

  写到九万字时,这篇文离完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