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1章 战马复兴_寒门仕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在其归途中,却是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某一天,他的马队巧经此地,正好被巡察边关的戚景一行遇上,再之后,他便被一番盛情给挽留了下来。

  戚将军说,自己要尽一下地主之谊。

  是啊,赵兄乃是我挚友齐誉的故交,如今忽至,吾又岂能不箪食壶浆以迎凯旋之宾?

  这……

  好吧!

  其实明眼人都注意到了,自始至终,戚景的眼睛都在盯着域外的马种,眼睛里全是贪婪的光芒。

  战马,尤其是雄壮的战马,对边防的军事意味着什么,那就不言而喻了吧?

  他是想据为己有吗?

  猜对了!

  任何一个具有责任心的好将军,此刻都会这么想的。

  故,他趁着赵明玉在这儿暂栖之机,忙以八百里加急奏请天子,恳求今上把这些域外马种以及赵明玉这个人,一同赐给自己,以为边关建设需要。

  对于皇帝来说,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他几乎想都没想就直接准奏了。

  要知道,戚景现在可是堂堂的镇北大将军,统领整个大北方的军事防御,虽说其官衔不及总兵,但也算得是手握兵权的朝廷重臣,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其实不光是圣天子,就连内阁的一众老臣也很识趣地没有多说什么。

  不就是一群外蕃来的畜生和一个尸位素餐的人嘛,即使强留下来,还能有何大用?既然这样,反不如送个顺水人情,卖新贵戚将军一个面子。

  不过,他们也泛起了些许不解,戚景想讹战马倒还说得过去,毕竟这对军事有益,可他朝皇上索要赵明玉这么一个文官又是为何?

  是呀,这厮既不能冲锋陷阵,又不能整肃军纪,留着他不是纯粹地吃闲饭吗?

  咳咳,当然不是。

  在戚景的眼睛里,赵明玉可谓是价值千金。

  哦?为什么这么说?

  诸位看官是否记得,老赵之前曾写过一本不太出名的著作,其名叫做《马论》,书中对于战马的育种、饲养、驯化等环节皆有深入的研究和阐述。戚景在看到了此书之后,立即就被其中的内容给深深折服了。

  然而更为难得的是,赵明玉还在行太仆寺里执过事,对于养马的现实操作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实用型人才。

  如此大才不为军中效力,岂不是暴殄天物?

  就这样,在戚景的精心运作下,赵明玉直接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名边关武官,这种结果也算得上他学以致用,壮志得舒。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一直怀才不遇的赵明

  玉才刚刚披上戎装,便迫不及待地献出了自己良谏。

  他认为,战马乃是军事要政,不能过度依赖行太仆寺以及苑马寺,否则就有可能重蹈覆辙,前功尽弃。如果权衡利弊,反不如军中自己养马,以作为长远规划。

  其实,戚景早就这么想了,所以,一拍即合。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