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3章 不臣之心_寒门仕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还忧心着另外两件事情的结果。

  在殷俊离琼返京时,曾委托他代为转呈自己的两道奏章,以达圣听。

  第一道,依旧还是力谏陛下自主发展军工产业,千万莫从洋

  人手里采买火器,以免被人掐住七寸,未来受制于人。

  第二道,一定要高度注意隔海相望的扶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军事动向,对于这个充满暴力基因的国度,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

  除了这两件要事之外,齐誉还委托殷俊顺路帮自己捎去了两封个人书信。

  其中一封是给表弟周春生一家的,时下阔别已久,思念正殷,尤以二舅母为甚,也不知她老人家的身体是否安泰,在京城过得习惯了没有。

  第二封信,是写给当年在京城写时认识二熊的,即熊大和熊二。给他们去信的目的,主要是想把他们挖来琼州置办报业。在信中,自己可以是画了一个巨大的饼,能不能把他们俩给忽悠来那就不知道了。

  在以上的这些事情当中,最令齐誉在意的乃是两大国事。

  也不知道陛下到底怎么想的,

  会不会听自己的谏言呢?

  事实上,皇帝只听了一半。

  即:一个表示认可,一个表示否定。

  先说否定这块。

  虽说殷俊仗义执言,但依旧没能说动天子以及那几位既得利益者的朝臣,最终,火器的采买还是要向佛郎机国的商人下去了定金。

  这……要不要弹劾这一众大员?

  钟义首辅忙给女婿使了个眼色并摇了摇头,示意他千万不要冲动再谏,此事牵扯众多,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之下切莫妄动。

  不过,对于警惕扶桑国的谏言,皇帝倒是十分认可,他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量,才定下了‘东防’的国策,意思就是,倭患还殷鉴不远,莫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傍晚时,皇帝离开钦安殿,悠悠然地走去了后宫处。

  他的手里,还拿着齐誉的那两道奏章。

  一炉龙麝锦帷傍,屏掩映,烛荧煌。

  这室内香气缭绕,青烟氤氲,徜徉着令人心醉的旖旎风情。

  “呵呵,齐爱卿也真是的,他拿着知府的俸禄,却操着宰相的心,难道忘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皇帝伸手接过皇后奉上来的茗茶后,轻笑着说道。

  “哦?那个不肖又惹陛下生气了?”

  说罢,皇后便拂了拂自己的燕居冠服款款而坐,端得是倾国倾城之姿,持得是母仪天下之容,只是举手顿足地一颦一笑,就足以让百花为之失色。

  皇帝闻言淡淡一笑,道:“生他的气?那倒不至于。”他话音一转,又道:“梓童,你总是呼齐爱卿为不肖,莫非对他有什么偏见?在朕看来,他这人虽然有些滑稽胡闹,但也颇有几分忠心。”

  这话里的胡闹乃是特指那身旗袍。

  虽说那件衣衫算不得难看,但实在太过‘单薄’,即使是民风开放的盛唐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