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章 变化_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章变化

  公元1590年4月23日。五寨堡大东街。

  比起去年,五寨堡街容街貌这几个月中变化了不少,首先是堡内街上的人多了,特别是大东街这一带。由于黄来福招募屯丁,五寨堡的人口又不足,这样一些外地的民户和流民前来,让五寨堡的人口增加不少。反应在街上,就是街上人流多了许多。

  其次是堡内各人的面貌也变了不少,以前那遍布街上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人也少了,各人脸上都带上了红润,许多人还穿上了新衣。比起以前堡中军户脸上的麻木绝望,现在各人脸上都是充满了对生活希望向往的笑容,笑容似乎带来了活力,让整个五寨堡的精神面貌大大不同。

  现在街旁的房屋不全是到处开满口子的茅屋,那些口子基本上都用新泥堵上,房顶上的草也换了新草,甚至有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新的砖瓦房。比如刘总旗以前那快要倒的茅草屋就换成了一座正在新建的瓦房。这让五寨堡看起来不再象是一个乞丐窝,多少有些新兴城镇的味道。

  最后五寨堡内的变化,就是外地来的商人和进堡来卖东西的乡人增加了不少,让堡内的商业味道浓了不少。

  五寨堡加外地管辖的各军堡,本来有人口约六千人左右,五寨堡内本部就约有人口四千。这六千人中,其中三千多人是18到50岁的壮劳力,一千多人是可以做事的老人,妇女。还有一些十岁到十五岁可以做事的小孩。不过这些人,现在基本上都在五寨堡各地农场畜场做事。

  除了原来五寨堡几千人口外,还有约二千多外地的流民和民户在五寨堡各个农场做事。如果将五寨堡比作一个大农场,大工厂的话,里面就是些稳定的工人,他们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月粮),每日还有伙食,相当于后世大工厂的包吃包住。

  这近万人,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还是比较有消费力的市场。特别是现在五寨堡还处于生产阶段,粮食,布匹,青菜,肉食等,都要向外购买,因此,这几个月中,就吸引了许多商人前来。

  特别是那些手眼灵通,感觉敏锐的晋商,一感觉到五寨堡的商机,各人便不断地向五寨堡内涌来,在五寨堡各处建房设店,流寓定居。

  特别是五寨堡的黄金街,大东街上,4月份的这些天中,更是每几天就有一家晋商的新店开门营业。比起去年五寨堡内各商客零落,就算有,也只是一些小芝麻绿豆的商客,真是恍如梦境。

  商人的纷纷到来使现在的五寨堡已经有了一些舟楫车马的味道。粮食、棉花、食盐、布匹、煤炭、竹木、茶叶、桐油、生漆、药材、曲酒等各种物资汇集在此贸易,让五寨堡越来越热闹。

  除了店铺外,街上还有许多衣着俭朴,满脸皱纹,神情憨厚的乡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