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2章 蒙古人来了_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蒙古人来了

  公元1591年10月28日,清晨。

  依农历,这天是万历十九年九月十二日。这个时节的北京城,天气己经转为寒冷。特别是在皇极门前空荡荡的广场上,一阵北风刮来,寒气似乎要透入骨髓。

  皇极殿外,前内阁首辅申时行跪在冷硬的石板上,寒风吹得他的发须纷乱,但这些申时行都顾不得,他只是跪在地上,老泪纵横,口中不住地呜咽,任由泪水在脸上流淌:“皇上,皇上……”

  广场上,来往的文武百官都是神情复杂地看着这个前内阁大臣,很多人都是低声议论纷纷着。

  这些天中,北京城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先是礼部尚书许国,因赞成请立东宫一事受到万历帝的谴责,遂引病致仕归,由罗万化接任礼部尚书一职。再是几日后,内阁首辅申时行被弹劾,遂也引咎致仕,大明官场,顿时掀起了一股风潮。

  从权力之巅遽然跌落,申时行内心的酸楚可想而知,今日的他,便是来向万历帝辞行的。从东暖阁拜别万历帝出来后,申时行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跪倒在地,痛哭不停。

  旁边的户部尚书王遴上前扶起了申时行,欲言又止,最终一声长叹。在王遴的搀扶下,申时行最后看了一眼那红墙碧瓦的层层宫禁,眼眶微红,最终无语,独自踉跄而而去。

  申时行的内阁时代结束,时年五十七,为相九年,政务宽大,能容纳人,世称长者。万历四十二年卒,年八十。赠太师,谥文定,有《赐闲堂集》、《大明会典》、《申文定公集》等著。

  申时行致仕后,由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王家屏任内阁首辅,入予机务。

  几天内,先后两个内阁大臣致仕,其中一个还是首辅,这对大明官场,特别是京官来说,无疑是一场大地震。但这些事情,却一点也没影响到五寨堡的黄来福,眼下他正在忙个不亦乐乎呢。

  离五寨堡大菜园不远的五寨堡大学堂己经建好,共有学生一千五百余人,聘请有教授、学正、教谕、训导、司吏、斋夫、膳夫、先生等五十余人,黄来福任名誉校长。这种规模,在大明朝算是庞大惊人了。就在岢岚州卫学内,也不过才有学生132名。消息传出后,又是引起了各地士子们的好一阵议论。总体而言,都是正面的赞赏。

  五寨堡大学堂内的建筑典雅,青砖、青瓦,大木,由多个建筑组成,学生大多是五寨堡本地的军户屯丁子弟,另周边州县卫所,如有适龄儿童少年,也可以送到五寨堡大学堂来学习。

  学堂在11月1日开学,内中实行校舍制,统一服装,半军事化管理,分为低,中,高年纪,几十个班。由于现在的五寨堡财力充盈,因此黄来福并没有收什么学费,学堂内每年几千两银子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