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八十六章 海洋的呼唤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丰元年两艘巨舰建成,他和安焘于是以国信使的身份,率领舰队前往高丽。

  从此打通了大宋和高丽的海上商路、交通。

  赵煦却是悠悠而叹:“皇考在日,曾再三教诲于朕……”

  “我朝北有北虏,西有西贼,西南有高山为人钳制于一隅之地,譬如一人为贼困于墙脚之中,难以活动筋骨,不能伸展大志……”

  “欲求活动筋骨,伸展大志,就只能面朝海洋……”

  “通高丽、连日本,此父皇为朕所留之产业!”

  “而联络远方,杨帆大海,开海上商路,使大宋舰船,直抵大食,令万国来朝,则是皇考留朕及子孙未尽之大业!”

  陈睦听着,身体开始颤抖。

  先帝居然有这样的宏图伟业和壮志?

  仔细想想,这确实是先帝才能想、才会想的战略!

  大宋在陆地上,被西贼、北虏牢牢牵制。

  可茫茫大海,万里海疆,却是畅通无阻!

  且,自唐以来,大食商贾就从海上来。

  海上丝绸之路,渐渐兴盛。

  近些年来,更是越发繁荣。

  不独有大食商贾,跨海到大宋,也有天竺诸国甚至更远方的异域商贾,纷至沓来。

  所以,广州市舶司等才会先后建立。

  所以,先帝想要通过海路,扩张大宋的影响力,完全合理。

  而且也是他在做的事情。

  只是这种事情引发了不少非议,特别是先帝制造凌虚致远安济和灵飞顺济两舟,靡费无数,却只联络了高丽、女真,开辟的商路也不稳定,被人大加质疑。

  所以,只造了两舰,就停止了后续建造的计划。

  就连凌虚致远安济和灵飞顺济这两艘巨舰,也因为长期未出航,而在港口腐蚀,如今已经难以远航了。

  本以为,先帝已经偃旗息鼓。

  不意,先帝的壮志不仅仅未曾消停,更萌发了更大的宏图伟业!

  开拓海疆,杨帆万里,远及大食,万国来朝……

  陈睦只是想想都有些激动。

  就听着官家道:“朕亦以为,欲求国家中兴、富强,则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来自于海洋,危险亦来自于海洋!”

  “今已有大食、天竺商贾,可跨海而来……”

  “百年、千年后,未尝不会有海寇,如今日北虏、西贼一般,跨海而来,攻我东南财税之重地!”

  “故此,朕命卿知明州,托付父皇及朕之大业,也是向卿托付未来子孙之福祉!”

  控制海洋!

  没有比大宋现在面临的环境和条件更合适的了。

  首先,大宋的造船技术,已经可以制造能够跨海远航的巨舰。

  先帝所造的凌虚致远安济和灵飞顺济两舰,重达万斛。换算过来,排水量应该都超过了千吨!

  千吨舰船,在现代是小舢板,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却是不折不扣的巨无霸和海上移动堡垒。

  也就难怪高丽人看到如此巨舰,会心神动摇,立刻入朝了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