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十四章 段天涯的证言_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很难改变。

  杨清源改版的《碎骨掌》,又在立意上上尽可能贴近柳生家的碎骨掌,故而段天涯越看越觉得像。

  当看到最后柳生宗严的名字时,段天涯甚至可以确认,这就是柳生家的武学,但是出于密探的职业习惯还是保持了一分怀疑。

  但杨清源的目的已经达到。

  在听完段天涯的话后,周帝此刻已经对奏疏的内容相信了九成八!剩余的两分不过是为君者的必要怀疑。

  “好了!你下去吧!雨化田,赏段天涯白银二百两,锦缎十匹,玉器三件!”

  这可不是周帝小气,而是他真的穷啊!

  别看天子富有四海,但是内帑真的不富裕。

  即便是之前杨清源整肃漕运,让税收提高,国库充盈了不少。

  但那也仅仅是国库啊!国库里钱,周帝是不能私自动用的,想要用国库里的钱,周帝要和内阁商议的。

  内帑里的钱,是皇庄和皇室私产的收入,以及国库每年的拨款和周帝作为皇帝的工资。

  没错,皇帝是有工资的,相比于一般的官员要高得多。

  周帝的月薪为铜钱六百贯,也就是白银六百两。折合成后世币种的也就是七十二万元。

  光看工资,这似乎是已经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数字,毕竟月薪七十万。

  但是这六百两都不够作为周帝大明宫的日常维护和支出。

  要知道后世蓝星一间五百平的别墅,物业费都要五千,这大明宫的维护成本可见一斑。

  周帝的主要收入还是皇室的皇庄和其他各类的资产。

  但是即便如此,周帝依旧是过得很拮据,妃嫔赏赐,日常起居,宫中的各类物资采购、宴会举办,哪个不需要花钱?!

  周帝现在都沦落到打小九和十三私房钱主意的地步了。

  要是没有小九和十三,大明宫现在还有漏水的地方呢!

  抛开缺钱的糟心事不谈,周帝再度拿起手中的奏章,心中已经做了决定,明日已经不再重要,周帝此刻便已经在心中给文颉定下了死刑!

  所以,今日御书房议事,其实只是走个流程,周帝的心中早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处置文颉!

  当然话不能说明了,周帝还是要显示自己虚心纳谏的一面。

  周帝向将目光看向了一旁参与感极弱的刑部尚书卫东来。

  “卫卿,你是刑部尚书,你说说,这案子该怎么判!”

  卫东来算是持心公正,而且在这件事情之上,卫东来是一个旁观者,他既不是勋贵集团,也和杨清源以及都察院也交情一般,算是中立人物,也没有偏袒任何一方的理由。

  卫东来原本还以为自己是来充人数的,没想到竟然被天子点名,第一个发言。

  “启禀陛下,臣以为,都察院的奏折之中,证据清晰,论证严密,足以取信,当依律严惩!”

  卫东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但是又没有完全发表。

  说了,但没有完全说。

  一旁的杨清源心中吐槽: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不愧是老官僚了,和稀泥的水平信手拈来。

  即肯定了都察院和大理寺的查案成果,又不说出具体判决,不得罪凤阳勋贵,两边都不得罪!

  “李卿,你是本案的主办人,你以为呢?!”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